索 引 號 | QZ030101-0200-2021-00029 | 主題分類 | 法定主動公開內容 |
發布機構 |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 文 號 | 泉洛政辦〔2021〕34號 |
公文生成日期: | 2021-10-12 | ||
標 題: |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
內容概述: |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
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將《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10月12日
(此件主動公開)
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為加快提升鄉村建筑風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根據《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泉州市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方案的通知》(泉政辦明傳﹝2021﹞25號)要求和區政府工作部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全國住建工作會議以及省、市、區城市和農村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全面提升鄉村建筑風貌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有效整治農房,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村發展,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則
1.村民主體,政府引導。堅持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保護群眾利益。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村莊、不同農戶的不同需求,合理確定實施方式,引導廣大村民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2.存量整治,增量管控。有序推進存量農房整治工作,逐步消除農房“高大裸空”現象。嚴格落實農房建設“帶圖審批”,強化新建農房風貌管控,堅決遏制新增“裸房”。
3.風格統一,特色彰顯。深入挖掘各村自身的獨特資源,提煉村莊特色,精心設計,合理運用現代技術和生態環保材料,營造內部統一、外部多元的村莊建筑風貌。
4.財政投入,多方籌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加強財政投入保障,動員村民和社會力量多渠道籌集資金,保障工作落實,不搞過度裝飾,不搞大拆大建。
(三)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2021年起,每年整治農房1000棟以上,每年啟動建設3-5個示范村,每年推進1-2棟宜居示范農房、8-10棟美麗農房建設;到2030年,全區基本完成既有農房整治,新增農房風貌管控機制健全,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2.年度目標。2021年底前,4個鄉鎮農房審批窗口全面建立,農房建設“帶圖審批”“風貌保證金”制度全面落實,試點推進1棟宜居示范農房、8棟美麗農房、1個新時代農村社區、1個集鎮環境整治建設,培育建房新風尚,杜絕新增“裸房”;探索建立激勵性措施,在全區鄉村振興試點村、鄉村振興示范線及重要通道沿線村莊率先打造農房整治示范片、示范帶,4個鄉鎮分別打造1個農房整治示范村,鼓勵整鎮、連片開展既有農房整治,引領推進全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力爭形成一批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
2022年底前,新建農房風貌管控機制進一步健全,宜居示范農房覆蓋面逐步擴大,新時代農村社區試點完成建設;4個傳統村落、11個鄉村振興示范點、9個鄉村振興示范線村莊50%以上的既有農房完成整治;建立農房整治整鎮(鄉)驗收標準,虹山鄉率先推進整鄉整治工作。
2023年底前,新建農房風貌管控機制穩步運行,農村建房新風基本形成;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鄉村振興示范點、鄉村振興示范線村莊80%以上的既有農房完成整治,全區累計整治既有農房3500棟以上,虹山鄉通過既有農房整治整鄉驗收工作,鄉村建筑風貌提升整體效果初步顯現。
2025年底前,既有農房整治轉入整鎮推進階段,全區60%以上的既有農房完成整治,羅溪鎮通過既有農房整治整鎮驗收。
到2030年,全區基本完成既有農房整治,河市鎮、馬甲鎮通過既有農房整治整鎮驗收,新建農房彰顯地域風貌,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落實農房管控。落實農民建房用地保障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規范宅基地審批,落實農房建設“帶圖審批”“掛牌施工”制度,嚴禁違反規劃建設許可、影響建筑風貌、造成安全隱患的彩鋼瓦屋頂建設,嚴控屋頂水箱裸露,加強新建農房建筑風貌管控。2021年12月底前,全區4個鄉鎮完成農村建房審批“一個窗口、一套機制”規范化建設,在審批環節100%落實農房建設審查,審查內容包括建筑風貌是否符合農房建設建筑立面圖集引導和管控要求,建房方案是否選用省、市級或當地建設主管部門編印的村鎮住宅建設通用圖集,自行設計的方案是否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或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全區村莊因地制宜或修訂村規民約,以村民自治的方式加強農房建設風貌管控。各鄉鎮要加強風貌保證金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強化農房建設批后監管,杜絕違章建設和新增“裸房”。
責任單位:區農水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城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引導建房新風。大力引導新建農房立足居住使用功能,契合當地風貌,逐步形成規范有序的農房建設新風尚。
1.推進宜居示范農房建設。全區每年設計建造1棟以上宜居示范農房,進行實物示范宣傳。區住建局發布農房條件,各鄉鎮精選建房農戶,委托建筑師設計,并簽訂示范房建設合同,組織優秀工匠建造,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加強監督并跟蹤協調困難問題,驗收合格后組織公眾評議、村民參觀,通過實物方式引導村民建好房。同時,于建筑物銘牌刻上建筑師和工匠帶頭人名字,提升對農房建筑文化的尊重和建設參與者的地位。示范宣傳案例于每年12月15日前上報參與全市評選、推廣。
2.同步推進一批美麗農房建設。各鄉鎮要加強轄區新建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和建筑風貌管控,每年推薦2棟以上美麗農房,由區住建局組織區直相關部門比選公布,分發榮譽證書和美麗農房標識牌。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農水局、自然資源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整治公共空間。推進村莊房前屋后整治,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開展美麗庭院創建,通過婦女倡導家庭愛美、小家帶動大家創美,共同培育各具特色的“美麗庭院”示范戶,以點帶面,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推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拔除、清理村莊廢棄桿塔、線路,整治違法交越、搭掛,引導合理共桿;對無人認領的廢棄桿塔線路實施拆除。
責任單位:區城管局、農水局、住建局,區婦聯,洛江供電服務中心、電信洛江分公司、移動洛江分公司、聯通洛江分公司、廣電洛江分公司,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試點集約建設。打造洛江區河市鎮溪山村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精選依山傍水、周邊風景資源良好的新增建設用地,經正規設計的新建農房幢數在25棟以上,實行較低容積率或點狀供地,突出地域建筑風貌,配套建設休閑交流公共空間,傳承創新傳統文化,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有條件的可委托臺灣團隊或全國、省內知名建筑師團隊進行規劃設計和陪護式服務,2022年底前基本建成。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自然資源局,河市鎮人民政府
(五)整治既有農房。結合農村房屋結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各鄉鎮以行政村為單位,于2021年9月底前完成傳統村落、重要通道沿線、鄉村振興試點村、鄉村振興示范線村莊農房整治設計工作,其他村莊全面建立既有農房整治登記臺賬,重點登記及整治以下3種類型的房屋:
1.對農房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或明顯違法違規且無法整改的,限時予以拆除;
2.對現狀較新、外墻面為面磚或涂料、平頂、外觀較好,但局部有違章搭蓋、屋頂雜亂等的農房,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局部微整治;
3.對墻面老舊、外觀較差,風貌不協調裸房,優先考慮采用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貼面磚或各類涂料刷縫處理,構造柱及梁板采用涂料或貼面磚,使外墻裝飾裝修完整、體現地域特色。有條件的實施“平改坡”或“平坡結合”,經濟困難的推廣檐口砌筑女兒墻、外墻刷縫嵌縫、勾勒窗框門套等簡易線性工程,不得過度裝飾,確保房屋安全和構件完整,改善居住功能,提升建筑風貌。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農水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開展集鎮整治。2021年,啟動馬甲鎮鎮區環境整治,精選一定規模、資源良好的集鎮居民集中區,進行微整治,完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配套建設居民交流休閑空間,植入地域特色文化,活化利用老舊建筑,提升既有建筑風貌,打造人文氣息濃厚、地域特色彰顯、社區治理有序的宜居集鎮。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城管局、農水局,馬甲鎮人民政府
(七)保護風貌建筑。全面梳理農村建成50年以上閩南傳統風貌建筑保護對象,加快登記造冊、認定公布、掛牌保護。到2021年底,摸清傳統風貌建筑“家底”,配合市級建立全面、系統的數據庫,對具備條件的建筑,按規定程序納入歷史建筑、文物建筑保護名錄。每年梳理一批“瀕?!泵?,及時進行搶救性修繕維護,鼓勵運用傳統建筑手法、技藝、材質和符號,延續本地區傳統建筑風貌。
責任單位:區住建局、文體旅游局、農水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支持政策
(一)區級財政統籌本級財力、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專項資金、土地出讓收入及部分涉農資金,建立“以獎代補”等正向激勵機制,優先安排既有農房整治資金,同時對鄉鎮農房審批窗口建設、集鎮環境整治及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等予以適當支持。
1.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農戶,以及革命老區國家重點優撫對象和革命“五老”人員家庭等實施存量居住“裸房”整治的,市級財政補助2000元/戶,區級財政補助8000元/戶。
2.區級財政每年列支600萬元作為鄉鎮級鄉村建筑風貌提升獎補資金,其中300萬元按照年度工作任務比重分攤至4個鄉鎮作為基礎補助;其余300萬元按工作推進和提升成效對前三名實施梯次正向獎補,獎補金額分別為130萬元、100萬元、70萬元。獎補資金用于鄉鎮的既有農房整治、宜居示范房和美麗農房建設、集鎮環境整治、新時代農村社區建設等鄉村建筑風貌提升相關工作,試行5年,未完成市、區兩級年度下達目標任務的不予基礎獎補,未超額完成年度下達目標任務20%以上的不予正向獎補。各鄉鎮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級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確保完成目標任務。
3.區級財政每年列支200萬元著力打造4個區級鄉村建筑風貌提升示范村,每個鄉鎮打造1個,示范村優先從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傳統村落等基礎條件較為良好、班子力量配備強的行政村中篩選,每年按工作推進和提升成效對4個村進行評選,成效最好的村莊獎補80萬元,其余村莊獎補40萬元,試行5年。
4.配套適當的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建設資金,推動人才下鄉、農村建筑工匠培訓、編制推廣農房建設整治及農房建設建筑立面等圖集、鄉鎮建立建房質量管控隊伍等相關費用,以及農村村民申請住宅建設涉及的測量、放線等費用納入區級財政預算。
(二)鼓勵各鄉鎮探索采用“政府+銀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模式,積極創新農村村民住宅建設、既有“裸房”整治低息貸款等金融產品,加強金融支持。鼓勵各鄉鎮人民政府探索政府統一采購建筑材料、鼓勵村民投勞等辦法,降低農房建設和整治成本。
(三)農房建設應滿足“屋頂、山墻、墻體、門窗、勒腳、色彩、材質”七要素要求,進行建筑立面裝修。對未完成建設的“裸房”,鄉鎮人民政府不予出具《農村宅基地用地和建房驗收意見》,不得用于從事經營活動。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農房,鼓勵探索在依法保留產權的基礎上采取多種合作方式開展危房翻建。
(四)建立完善農房建設技術服務體系,區住建局要牽頭組織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專業機構加大支持力度,選派有熱情、有能力、有責任感的規劃、建筑等專業技術人員駐村服務,指導農村工匠建設農房和開展既有農房整治工作,不斷提升農房建設水平。
(五)鼓勵優秀建筑施工企業參與新時代農村社區、宜居示范農房、美麗農房建設,相關優秀案例被全市推廣的,作為企業晉升資質業績,建筑師列入市級專家庫,所在建筑施工企業或團隊予以信用評價加分;支持優秀農村建筑工匠領銜的施工隊伍,包鎮包村開展農房整治工作。鼓勵引進臺灣建筑師團隊參與示范房設計和農房建設指導,符合條件的優先申報爭取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項目補助。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區級統籌、鄉鎮主責、村民主體的工作機制。成立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區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員單位由相關部門和鄉鎮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統一部署、指導、協調推進全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區住建局,原區城鄉建筑風貌管理工作辦公室職能并入,簡稱風貌辦),同時抽調區住建局、農水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等單位各1名人員集中辦公,匯總各鄉鎮整治清單,制定提升計劃,掛圖作戰、對賬清單、壓茬推進,抓好鄉鎮工作落實等日常管理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要整合成立鄉鎮管理委員會,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統籌推進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工作。村級要發揮基層黨組織、村民自治組織、村務監督組織、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推動村級組織普遍建立村民住宅建設議事協商機制,制定完善村規民約,落實村民自治管控抓手,通過村民自治方式加強村莊風貌管控。
(二)強化技術指導。區住建局要加大技術指導力度,編制滿足審批管控要求的農房建設建筑立面圖集經區政府同意后公布,每兩年要組織編制一批農房建設通用圖集,分發到村、宣傳到戶,豐富群眾套用圖集建房選擇。
(三)加強工匠管理。區住建局要指導各鄉鎮加強農村建筑工匠隊伍規范化建設,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靈活采用現場授課或網絡授課方式,持續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培訓,提升農村建筑工匠建造技術水平,2021年全面完成首輪輪訓,完成轄區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證書發放工作。對存在參與違建、承接無設計圖紙農房建設項目、不按施工圖施工、使用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建筑材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農村建筑工匠,要核實認定為不良從業行為。
(四)確保質量安全。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落實村民住宅建設“四到場”(即農村宅基地申請審查到場、批準后丈量批放到場、施工關鍵節點巡查到場、村民住宅竣工驗收到場)制度,建立村民住宅建設公示制度,公示審批文件編號、建房村民姓名、宅基地面積和四至、建房層數、舉報電話等信息。要加強農民新建住宅建設和既有農房整治質量安全管理,對村民新建、翻建住宅的,在核發審批文件時,要向申請人發放、宣講農村自建房(三層以下)質量安全常識“一張圖”;對既有農房整治項目要加強腳手架搭建等關鍵環節安全監管,向開展農房整治的村民發放、宣傳既有農房整治“一張圖”,并健全施工安全巡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到位。
(五)落實督查考核。將鄉村建筑風貌提升納入區對鄉鎮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及城鄉品質提升績效目標考核,區級制定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考核辦法,建立“總體目標考核、動態目標考評”體系,定期排名通報,晾曬成績單,表揚先進、鞭策落后,形成鮮明的考核導向,確保整治成效。
(六)營造良好氛圍。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和網絡新媒體,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推廣農房質量安全“一張圖”、既有農房整治“一張圖”,大力宣傳什么是“好農房”“漂亮房”,大力實施“樹樣板、學樣板”活動,提高公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全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鄉村建筑風貌提升的良好氛圍。
附件:1.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任務分解表
3.洛江區各村莊存量裸房數量匯總表
4.洛江區傳統村落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名單
附件1
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工作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郭 寧 區政府代區長
副組長:王澤勇 區政府副區長
林聯華 區政府副區長
成 員:黃 擎 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蘇永川 區財政局局長
蔡 濤 區自然資源局局長
林忠陽 區住建局局長
劉永水 區農水局局長
呂培基 區文體旅游局局長
林順健 區城管局局長
蘇 森 河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提名人選
林江濱 馬甲鎮政府鎮長
連 超 羅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提名人選
林堃鵬 虹山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提名人選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鄉村建筑風貌提升日常管理工作。辦公室設在區住建局,住建局局長兼辦公室主任,區住建局、農水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局、文體旅游局、城管局分管領導任副主任,辦公室成員由各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出現工作變更按崗位對應關系自然調整,不再另行發文。各成員單位如人事調整,由其調整后的相應負責人履行相應職責。
附件2
洛江區鄉村建筑風貌提升行動任務分解表
鎮(鄉) |
2021年 |
2021-2025年 |
2021-2022年 |
2021-2025年 |
2021-2023年 |
2021年 |
2021-2024年 |
||||
新建農房風貌管控 |
年度推進示范農房 建設(棟) |
推進新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個) |
率先打造農房整治示范片、示范帶村莊(個) |
年度實施“裸房”微整治工程(棟) |
年度開展集鎮環境整治(個) |
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培訓 |
|||||
宜居示范農房 |
美麗農房 |
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 |
兩高和重要通道沿線 |
鄉村振興試點村 |
示范線村莊 |
||||||
洛江區 |
2021年12月底前,全市鄉鎮完成農村建房審批“一個窗口、一套機制”規范化建設;全市村莊完成村規民約制定或修訂。 |
1 |
8 |
1 |
- |
- |
11 |
9 |
1100 |
1 |
2021年全面完成第一輪輪訓,完成轄區農村建筑工匠培訓證書發放工作,2024年完成第二輪輪訓。 |
河市鎮 |
1(2022年) |
2 |
1 |
- |
2 |
3 |
4 |
290 |
- |
||
馬甲鎮 |
1(2024年) |
2 |
- |
1 |
2 |
4 |
- |
350 |
1 |
||
羅溪鎮 |
2(2021年、2025年) |
2 |
- |
2 |
1 |
2 |
- |
280 |
- |
||
虹山鄉 |
1(2023年) |
2 |
- |
1 |
1 |
2 |
5 |
180 |
- |
備注:針對4個省級傳統村落、11個鄉村振興示范點、9個鄉村振興示范線村莊,要求2022年底前50%以上的既有農房完成整治;2023年底前 80%以上既有農房完成整治,各鄉鎮人民政府在細化農房整治任務時,應重點圍繞鄉村振興示范村、示范線村莊裸房整治開展工作。
附件3
洛江區各村莊存量裸房數量匯總表
(2021年6月核查數據)
鄉鎮 |
行政村 |
房屋 |
裸房 |
重點區域裸房數(棟) |
|
鄉鎮 |
行政村 |
房屋 |
裸房 |
重點區域裸房數(棟) |
一、河市鎮(21個村莊) |
市田村 |
157 |
61 |
|
二、馬甲鎮(24個村莊) |
蔡內村 |
521 |
119 |
|
|
新告村 |
858 |
470 |
88 |
西頭村 |
417 |
175 |
|
|||
溪井村 |
323 |
79 |
|
梅嶺村 |
458 |
54 |
|
|||
梧宅村 |
631 |
248 |
20 |
爐田村 |
206 |
25 |
|
|||
霞溪村 |
682 |
308 |
17 |
洋坑村 |
158 |
38 |
|
|||
浮橋村 |
312 |
110 |
13 |
義山村 |
1051 |
117 |
48 |
|||
溪山村 |
550 |
275 |
21 |
新生村 |
849 |
233 |
|
|||
爐田村 |
447 |
166 |
48 |
梧峰村 |
603 |
247 |
|
|||
山邊村 |
428 |
166 |
35 |
彭殊村 |
600 |
120 |
29 |
|||
莊田村 |
556 |
235 |
|
潘內村 |
1242 |
158 |
39 |
|||
嶺客村 |
167 |
12 |
|
新民村 |
1244 |
182 |
|
|||
河市村 |
1036 |
143 |
4 |
后坂村 |
785 |
229 |
|
|||
厝斗村 |
156 |
37 |
7 |
溪林村 |
802 |
71 |
8 |
|||
南塘村 |
384 |
50 |
29 |
二甲村 |
575 |
170 |
|
|||
壇頂村 |
475 |
267 |
18 |
新建村 |
804 |
163 |
|
|||
鳥關村 |
199 |
39 |
|
杏川村 |
649 |
102 |
9 |
|||
官洋村 |
484 |
172 |
36 |
祈山村 |
838 |
232 |
|
|||
下堡村 |
425 |
148 |
|
新庵村 |
353 |
39 |
17 |
|||
溪頭村 |
325 |
161 |
|
溪北村 |
646 |
71 |
|
|||
蛟南村 |
297 |
93 |
23 |
前垵村 |
686 |
148 |
|
|||
白洋村 |
988 |
271 |
29 |
永安村 |
851 |
167 |
|
|||
河市鎮小計 |
9880 |
3511 |
388 |
馬甲村 |
902 |
59 |
6 |
|||
三、羅溪鎮(17個村莊) |
垵內村 |
600 |
114 |
|
就南村 |
486 |
102 |
|
||
柏山村 |
1489 |
258 |
26 |
仰恩村 |
19 |
0 |
|
|||
大路腳村 |
233 |
62 |
|
馬甲鎮小計 |
15745 |
3021 |
156 |
|||
東方村 |
272 |
100 |
|
四、虹山鄉(5個村莊) |
虹山村 |
890 |
65 |
53 |
||
廣橋村 |
377 |
80 |
|
蘇山村 |
527 |
63 |
21 |
|||
洪四村 |
1057 |
223 |
|
白鳳村 |
606 |
88 |
8 |
|||
后溪村 |
805 |
216 |
|
前坂村 |
460 |
74 |
14 |
|||
建興村 |
688 |
142 |
35 |
松角山村 |
652 |
111 |
16 |
|||
前溪村 |
778 |
131 |
20 |
虹山鄉小計 |
3135 |
401 |
112 |
|||
三村村 |
156 |
68 |
|
合計 |
40236 |
9153 |
809 |
|||
三合村 |
618 |
151 |
12 |
|
|
|
|
|
|
|
雙合村 |
435 |
27 |
|
|
|
|
|
|
|
|
雙溪村 |
1553 |
115 |
60 |
|
|
|
|
|
|
|
翁山村 |
1073 |
258 |
|
|
|
|
|
|
|
|
新東村 |
555 |
125 |
|
|
|
|
|
|
|
|
永生村 |
321 |
58 |
|
|
|
|
|
|
|
|
鐘山村 |
466 |
92 |
|
|
|
|
|
|
|
|
羅溪鎮小計 |
11476 |
2220 |
153 |
|
|
|
|
|
|
附件4
洛江區傳統村落和鄉村振興示范村名單
序號 |
鎮村 |
類別 |
1 |
馬甲鎮爐田村 |
省級傳統村落 |
2 |
羅溪鎮翁山村 |
省級傳統村落 |
3 |
羅溪鎮新東村 |
省級傳統村落 |
4 |
虹山鄉虹山村 |
省級傳統村落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區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5 |
河市鎮新告村 |
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6 |
馬甲鎮新庵村 |
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7
|
羅溪鎮洪四村 |
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8 |
虹山鄉蘇山村 |
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9 |
河市鎮白洋村 |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區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10 |
河市鎮厝斗村 |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11 |
馬甲鎮永安村 |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區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12 |
馬甲鎮蔡內村 |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13 |
馬甲鎮后坂村 |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14 |
羅溪鎮后溪村 |
市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區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15 |
羅溪鎮雙溪村 |
區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
關于我們 | 站點地圖 | 使用幫助 | 聯系我們統計排行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泉州市洛江區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網站維護:洛江區政府信息中心
閩ICP備19013944號 網站標識碼:3505040001 閩公網安備 35050402880042號